湖北日报:“五一”前夕记者探访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合龙现场 ——世界海中最高猫道上 湖北建设者稳稳走“钢丝”
暴风雨的夜晚,钢琴师1900弹着钢琴与大海共舞……这是电影《海上钢琴师》的经典片段。在广阔的伶仃洋上,有一群来自在鄂央企中交二航局的吊机司机,他们顶风冒雨,在最高270米的海上高空,分毫不差地吊运箱梁,为深中通道建设贡献湖北力量。
“五一”前夕,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广东中山搭乘海船,行驶1个多小时,来到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工地。这里犹如汪洋中的一座“孤岛”,中交二航局承建深中通道s04标段,线路全长3973米,包括伶仃洋大桥东主塔、东锚碇施工,上游侧主缆架设,钢箱梁安装等。
“敢不敢用脚步丈量中国基建新高度?”中交二航局项目部吊运班班长陶先军向记者发出“挑战”。
体验高空缆载吊机,必先走猫道。这里是世界海中最高猫道,离海面最低也有105米高,沿主缆倾斜而上的空中施工通道,犹如“高空脚手架”。脚下是一片大海,船舶星星点点,又黑又瘦的陶先军却如履平地。一年多来,他每天往返猫道4公里,已走坏了3双球鞋。
此刻,黄色42米宽的缆载吊机“横卧”桥面,准备吊运最后一片箱梁。伶仃洋大桥主塔高270米,相当于90层楼高度,为世界最高海中大桥。这意味着沿着主缆“爬行”的缆载吊机,最高吊距也达270米。
“上锚紧、下锚松。”陶先军熟练地钻进驾驶室,吊机没有“刹车”,有两部液晶电脑,鼠标轻点,通过调节油门控制速度缓慢行走,时速在18米以内。像一台“缆车”在百米高空走“钢丝”,能轻松将80头成年非洲象吊上百米高空。
850吨智能化缆载吊机由中交二航局自主研发,首次应用于大型桥梁建造。记者看到,一台吊机配备行走机构、钢桁架、提升千斤顶、牵引千斤顶等10余台设备,是名副其实的“大国重器”。而能通过它吊装钢箱梁也并非易事。陶先军的吊运班有7人,每班有3人。此时,他的徒弟曹川正负责瞭望。这个参建过港珠澳大桥的团队,正密切配合,时刻测算风速,每上升1米,都要保证钢箱梁的平衡。
中交二航局负责的标段有两台缆载吊机,负责吊装107片钢箱梁,单节最大起吊重量约400吨,是深中通道难啃的“硬骨头”之一。陶先军称,4月初的一次5片箱梁连吊,需两台吊机配合,起吊“频率”高度一致,一次吊运重量达1200吨,为桥梁建设史罕见。
270米高空吊运400吨箱梁,怎样实现毫米级误差精准对接?“上科技!”中交二航局项目部副总工蒋明鹏称,通过自主研发的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,由安装的传感器和摄像头采集信号,控制集群千斤顶,让吊装一切“尽在掌握”。他表示,通过手机app能监控细微误差,比如吊机内的倾角仪能“感应”并计算吊装梁段高差,一旦高差超过30公分,会自动报警并发送辅助修正数据。
在高空缆载吊机的助力下,4月28日,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合龙,离项目建成通车更进一步。深中通道连接深圳和中山,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枢纽工程,全长约24公里,是集“桥、岛、隧、水下互通”于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,其中有中交二航局等多家在鄂央企参建。(来源:湖北日报)